注:本文授权转载自素食星球(ID:vegplanet)
	
	
		🌍
	
	
		
	
	
		“我没见过黑夜,
	
	
		我没见过星星,
	
	
		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
	
	
		那是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刚刚过去的初一,上映了一部催泪揪心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甚至唤起了我内心渐渐熄灭的不足挂齿的“道德”火种。
	
	
		
	
	
		
	
	
		图片来源 | 豆瓣@《流浪地球》
	
	
		
	
	
		小说原作者就是写《三体》的刘慈欣,这次改编成电影,可以说是“中国科幻大片的第一次尝试”。而某种意义上,我更觉得它是一部预见性的灾难片,让人不寒而栗。此前发布的终极预告足以证明。
	
	
		
	
	
		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先看看
	
	
		《流浪地球》终极预告过过瘾👇
	
	
		
		
	
	
		
	
	
		这部片子讲的是为了逃离这场可以预见的灾难,全人类不分种族和国家,倾尽全力在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上建造了上万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
	
	
		
	
	
		
	
	
		图片来源 | 豆瓣@《流浪地球》
	
	
		
	
	
		在逃离过程中,地球的气候出现了强烈变化,地表已经无法住人,人类必须移居地下城生存。
	
	
		
	
	
		
	
	
		图片来源 | 豆瓣@《流浪地球》
	
	
		
	
	
		“受木星引力增强影响,地球将于37小时4分12秒后,撞击木星。”
	
	
		
	
	
		地球进入死亡倒计时。
	
	
		
	
	
		
	
	
		图片来源 |  豆瓣@《流浪地球》
	
	
		
	
	
		从前我们在电视里看伦敦“陷落”、美国白宫“爆炸”,日本“311地震”,印尼海啸,这一次大银幕上演了细思极恐的画面,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沦陷为冰天雪地。
	
	
		
	
	
		图片来源 |  豆瓣@《流浪地球》
	
	
		
	
	
		北京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国贸大厦,曾经的热闹繁华的街道,被冰雪覆盖,一片萧条。
	
	
		
	
	
		东方明珠塔、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曾经最熟悉的地标建筑,纷纷崩塌,不见生机与人烟,尽显荒凉与寒冷。
	
	
		
	
	
		
	
	
		图片来源 |  豆瓣@《流浪地球》
	
	
		
	
	
		这样的情景太真实了,每一个画面我们都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电影中人们带着地球逃出生天的这一幕却让我如鲠在喉。
	
	
		
	
	
		纵观古今,中国人,最为重视感情,最为爱护家园,集体意识也最为强烈。
	
	
		
	
	
		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土地情,切不碎,砍不断。
	
	
		
	
	
		但,说真的,我们一定要这么壮烈吗?一定要带着地球流浪不可吗?
	
	
		
	
	
		反过来,我们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地球毁灭了,我们将如何自处?
	
	
		现在回头看看我们现实的世界,看似歌舞升平,相反地球正处于危机之中。
	
	
		
	
	
		
	
	
		图片来源 |  豆瓣@《流浪地球》  吴京饰演宇航员刘培强
	
	
		
	
	
		2018年8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一期全黑的特殊杂志,封面上写着:30年前,我们原本可以拯救这个星球。
	
	
		
	
	
		
	
	
		图片来源 | NYT Mamagazine  
	
	
		
	
	
		刊内一篇洋洋洒洒3万字的文章《失去地球:我们几乎阻止气候变暖的那十年》,回顾了80年代美国学界警告气候变化,政府却袖手旁观的历程。
	
	
		
	
	
		同时,也痛心疾首地表达了,我们是如何错过阻止气候变暖的那次机会。
	
	
		
	
	
		
	
	
		图片来源 | NYT Mamagazine  
	
	
		
	
	
		无独有偶,4个月前,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其中出现了两个触目惊心的数字:2030年和1.5℃。
	
	
		
	
	
		如果我们不付出史无前例的努力去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之内,最快在2030年,整个生态系统将逐步崩溃,各种毁灭式灾难将频繁发生,末日之门将开启。
	
	
		
	
	
		这绝不是顺口一说,而是在研究了超过6000篇科学文献后,全球专家联合得出的结论。
	
	
		
	
	
		也就是说,最快11年后,《流浪地球》中的惊天大灾难可能会真真切切地发生。
	
	
		
	
	
		
	
	
		图片来源 | Google
	
	
		
	
	
		这也许是地球给我们最后的自救机会了。
	
	
		
	
	
		我们幸运吗?也许吧。好歹还有11年的时间,不是电影中的37小时。
	
	
		
	
	
		我们幸运吗?可能不。谁也不知道,如果11年后气温超出了1.5℃这个临界点,地表无法生存时,我们会有地下城来躲避吗?
	
	
		
	
	
		从科幻到现实,我们不会还天真的认为,人类无所不能吧!
	
	
		
	
	
		别忘了,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多么渺小,多么无助,我们无处可逃。
	
	
		
	
	
		刚过去的2018年,对全世界来说就是水逆年,灾难如同电影般频繁地上演,地震、洪水、泥石流、干旱、飓风来了个遍。
	
	
		
	
	
		我们拍拍脑袋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是的!大自然生气了,它们开始疯狂的反扑报复。
	
	
		
	
	
		于是,“山竹”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加州大火,让人间天堂瞬间变成人间炼狱。
	
	
		
	
	
		
	
	
		
	
	
		甚至,英国这个不缺雨的国家竟然干旱了48天。
	
	
		
	
	
		
	
	
		图片来源 | BBC中文网
	
	
		
	
	
		年初,澳大利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温度屡创历史新高,竟然突破了50度!
	
	
		
	
	
		
	
	
		
	
	
		然而滑天下之大稽的是美国、加拿大等地却遭受了几十年一遇的冷风暴袭击,温度骤降至-43°C~-48°C!
	
	
		
	
	
		大半个美国变成了现实版的《流浪地球》中的冰雪世界,公共服务全部陷入瘫痪。
	
	
		
	
	
		一边都炙烤,一边被冰冻。何其荒唐?
	
	
		
	
	
		然后我们开始担忧,极端天气频发,看来地球真的乱套了!
	
	
		
	
	
		
	
	
		图片来源 | Google
	
	
		
	
	
		冰原正以每年860万英亩的速度融化,最悲惨的就是北极熊正遭遇灭顶之灾,他们无家可归不说,饿的只剩一把骨头了。
	
	
		
	
	
		
	
	
		图片来源 | Google
	
	
		
	
	
		而南极冰盖的融化很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6米,然后淹没一些沿海城市,包括纽约、孟买和上海。
	
	
		
	
	
		
	
	
		图为电影《后天》中的场景
	
	
		
	
	
		几十亿年来大海一直在吸收有害气体,现在甚至大公无私地容纳人类产生的各种垃圾,大海已经竭尽全力,但也无能为力了。
	
	
		
	
	
		
	
	
		图片来源 | Google  对,这真的是海洋里的垃圾
	
	
		
	
	
		人类的生活方式让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最为代表的就是珊瑚白化,然而珊瑚白化又影响着海洋中的鱼类的生存。
	
	
		
	
	
		
	
	
		图片来源 | Google
	
	
		
	
	
		当然,地球的危机绝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大量物种灭绝、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这都是我们想回避却无法回避的现实。
	
	
		
	
	
		
	
	
		图片来源 | Google
	
	
		
	
	
		人类的创造力完全赶不上破坏力,如果我们最终摧毁了大自然数百万年才建成的美好世界,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啊!
	
	
		
	
	
		这么说的人,并不代有多么高尚,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对他人指手画脚,任何事都是;道德制高点站着的不是圣贤便是沦丧者,后者居多。
	
	
		
	
	
		然而,我认为环境问题,不包括在内。
	
	
		
	
	
		还是那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如果你还认为这关我屁事啊,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不是在拯救地球,而是在拯救自己。
	
	
		
	
	
		
	
	
		
	
	
		我们相信,
	
	
		落败比懦弱光荣。
	
	
		就像电影中所说:
	
	
		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
	
	
		我们选择希望。
	
	
		
我们也相信,
	
	
		在这无比珍贵的11年间,
	
	
		人类能力挽狂澜,
	
	
		不重蹈30年前的覆辙。
	
	
		
	
	
		最后,
	
	
		当我们抬头仰望头顶的星空时,
	
	
		摸一摸胸口,
	
	
		顺便问一问,
	
	
		心中的道德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