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特对话中国哲人:更新中国阴阳观,完善西方哲学_2.世界统一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文化和平统一 > 2.世界统一 > 详细内容
斯洛特对话中国哲人:更新中国阴阳观,完善西方哲学
发布时间:2022/7/1  阅读次数:1857  字体大小: 【】 【】【

斯洛特对话中国哲人:更新中国阴阳观,完善西方哲学

文汇客户端  

IMG_4830.JPG

美国著名伦理学家斯洛特担当大会演讲第三场 ,付长珍教授担任主持人

黑格尔曾说哲学就是哲学史,换言之,没有传承就没有哲学,没有传承中突破更没有哲学的发展。在以“世界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哲学”为主题的为期5天的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传承的正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家冯契(1915-1995)提出的“世界性百家争鸣”出延伸的理念。美国当代伦理学的旗手人物之一、迈阿密大学UST讲席教授迈克尔·斯洛特是本次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第二天的主讲嘉宾之一,这位已逾八十的学者在迈阿密家中做了40分钟的《世界哲学:冯契与超越》的主题演讲。他对中国传统“阴阳”概念所进行的西方分析哲学框架下的诠释,能否实现他诉诸中国思想以求纠偏西方哲学、深化世界哲学的期望?

前天(28日)的大会演讲及讨论是一次难得的中西交流和碰撞。但交流不仅仅在那一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李景林有对斯洛特阴阳诠释的评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卫平有对中国哲学参与世界百家争鸣的讨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刘悦笛亦有对“阴阳互补”的建设性评价,世界哲学在这里得到了中西方哲学的同构、中西哲学人的共同建构。

IMG_4814.jpg

28日大会第二天上午,斯洛特出现在腾讯会议室做演讲,能与久违的中国学者(见右侧)见面,他非常兴奋

致力哲学的进步,中西学者接力做世界哲学

斯洛特,哈佛大学哲学系本科和博士,长期担任马里兰大学哲学系主任,主攻伦理学,兼及知识论、形上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2015年发表“重启世界哲学的宣言”。他的另一个特别身份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冯契智慧讲坛”的首任讲座教授,他在提交的书面论文中风趣地说:“他以《世界哲学:冯契与超越》作为论文选题正是尽了地主之谊(doing the honours)。”在冯契先生曾经执教过的、本次由华东师范大学所举办的国际会议上以此题进行报告也恰如其分。

提到冯契,斯洛特说30年前他率先提出了“世界性百家争鸣”,内含着“世界哲学”的观念,而自己正传承了他的这一思想,以系统而又基础的方式来研究世界哲学。在讲座中斯洛特首先为世界哲学正名,冯契所提出的世界哲学的观念,并非阿尔奇·巴姆(Archie Bahm)式的比较哲学,而是在我们生存的土地上,考虑并试图融汇两种或两种以上主流的、内生的(endogenous)哲学传统。比较哲学只是比照和对比不同的哲学,而世界哲学则致力于寻求哲学的进步。

IMG_4827.jpg

29日下午的特邀专场七,专题讨论“中国哲学与世界性百家争鸣”

斯洛特提到进行世界哲学研究的第一位哲学家是叔本华,将印度佛教与西方/康德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度结合。不过上个世纪,中国哲学家牟宗三在融汇不同哲学传统上走得更远。就其整体思路而言,佛教、康德以及孟子等其他元素共同汇聚到了一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卫平在其讲座中也提出,张岱年、冯契、高清海等中国哲学家的理论则综合了马、中、西三种资源的综合,也将会是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中取得话语权的优势所在。

回顾近代时期,中西文化趋于合流、相互影响。冯契先生正是在1990年代展望中国哲学前景时,他提出“哲学进入了世界性的百家争鸣阶段”,中国哲学要融入到世界哲学之中。中国哲学虽在中国土地上发展,但已经具有了世界的意义。

陈卫平阐释了冯契先生从三个方面进行的论证。第一,当时中国哲学争论的主要问题既和传统有历史的联系,又和西方有横向联系。第二,从发展逻辑来看,中国哲学重复了西方从文艺复兴到现代的环节。虽然不及充分的展开,但是在一百年内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历程,正所谓迎头赶上。第三,当时中国思潮的演变正如西方后黑格尔时代的再版。未来,要进一步发展中国近代哲学革命也需要参与到世界性百家争鸣之中。

IMG_4825.jpg

作为冯契先生的大弟子,陈卫平教授介绍冯契先生主张的背景、内涵和当代意义

斯洛特:中国学者忽视的阴阳将弥补西方哲学情感论的不足

将自己视为冯契、叔本华、牟宗三后再沿袭世界哲学研究的哲学家,斯洛特尝试通过诠释中国传统阴阳概念,以弥补西方哲学的不足。

斯洛特认为,在西方的通常假设中,推理、事实信念以及认知过程往往可以在没有情感(emotion)参与的情况下发生。但是中国人却不会如此思考。中国人(以及韩国人和日本人)认为我们拥有的是“心(heart-minds)”而非“心智”。在他们看来,认知与情感不能以西方认为可行的方式来加以拆分。他认为,即使我们采用了西方的概念,诸如“推理可以在摒弃所有情感参与的情况下发生”之类的主张也是不对的。在缺乏(各类)信念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做出将某些事物归属于某个概念的推论、批评抑或理解。换言之,斯洛特认为西方哲学家假设的纯粹理性不存在。

IMG_4831.JPG

2018年12月,斯洛特的《阴阳的哲学》中译本由商务出版社出版

因此,在2018年12月著有中译本《阴阳的哲学》一书的斯洛特发展了中国传统阴阳概念,将阴视为接应性(receptivity)、阳视为有指向的主动目的(directed active purpose)。从而发现,移情式同情(empathic compassion)蕴含着感受他人的接应性,以及意图帮助他人的欲望,并将阴阳的实现,归结于人类心智。他认为在人的心中,每一个状态或过程都有着阴的面向与阳的面向。

在伦理学范畴中,作为阴的接应性与作为阳的指向目标性(directed purposiveness)是心灵状态与过程的理想特征,作为一种公认的道德美德(moral virtue),移情式同情是一种带有阴/阳结构的心灵状态或过程。心中的阴/阳构成了美德,而阴/阳的缺失则意味着恶,或是美德的缺失。

更进一步到形上层面,斯洛特将阴阳概念拓展至物理学领域。认为目的是“动力(impulsion)”的一种体现。倘若我们推动了某物,我们可以将此处的运动归因为某个方向上的动力。所以事实证明,接应性显然也适用于物理现象,因此在最普遍的意义上,阴和阳都蕴含着相互依赖的接应与动力。

斯洛特尝试用阴、阳和心等中国哲学范畴来纠正西方哲学在思考世界本性时的偏误(尤其是在心智本性方面)或缺失。但同时,他更强调中国哲学需要更新中国古代文本。西方思想远远不能代表哲学中所有合理的、有价值的事物,况且其中尚存在着深层的误区,而诉诸中国思想则能有助于纠偏。

李景林:斯洛特的以中补西,是否领悟了儒家阴阳内核?

IMG_4816.jpg

28日下午,特邀专场五“面向哲学的基本问题”,李景林专题论述斯洛特的阴阳哲学,提出对儒学理解还有提升空间

美国学者斯洛特抓住中国哲学阴阳概念,认为这是世界哲学的点金石,并鼓励中国哲学家要自信满满按下未来哲学重启之键。但斯洛特以中补西的观念虽好,但实际上,他用西方分析哲学的方法论诠释阴阳概念是否尽显中国哲学的魅力了呢?中国学者对斯洛特的创建工作依然有话要说。

同一天下午参与第五场特邀专题“面向哲学的基本问题”讨论的嘉宾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李景林对斯洛特的阴阳论进行了专题评述。他认为,斯洛特是以接受性的、主动目的以这个为切入点,揭示出阴阳在它自身中包含对方的内在的关联性,据此证明阴阳互相平衡,对人的德行、行为、生活认知、心智的普遍性的意义。

但他认为斯洛特对于阴阳的诠释和中国儒家本身的思想理路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具体到接受性论点上,李景林认为斯洛特讲的接受性包含有自主性、主动性、开放性的思想内涵,这一点实质上儒家也是这样的。但是他认为儒家的阴只是一个被动性,它没有一种接受性,即对内会包含着一种积极的回应,对外对他人他物积极回应这个层面。

IMG_4834.jpg

28日上午斯洛特(一排最右)演讲后,与众多学者的大合影

李景林认为儒家的阴阳观念,是一个本体和存在的观念。从道和实存的个体层面讲,儒家主张阳刚内在地包含着阴柔的规定,而阳刚是一个主导的原则。如此来说,每个个体在社会中有他具体的分位。有君位、有臣位、有父位、有子位。处在臣位,它相对于君位是阴。但对于这个单独个体而言,他又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在儒家哲学里面,臣位特别强调他自身也要有一种从道不从君,从艺不从富的品质。儒家强调以德、道高于世位,也就是说阴阳在每一个个体里边都是统一的,而且都是以阳为主导的原则。在这一点上来讲,儒家的阴阳思想,实际上是以刚含通的一种精神。

尽管如此,李景林始终认为斯洛特对阴阳观念的诠释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经过现代诠释的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对于未来世界哲学会有一种贡献。反观中国哲学家这方面意识不够突出,“过去我们只是把中国哲学当作是一个历史的知识来看待,这是不够的,我们要想对世界哲学作出贡献,就应该要认清当下的时代的情势,对它做出一种新的当代的诠释,对它有一种当代的理论建构。”

刘悦笛:中西方理论互惠时防止泛化,可否视为反哺?

斯洛特的“阴阳哲学”虽不是第一次提出,中译本在中国仅传播一年,疫情就不期而至,屏幕上的面对面交流也弥足珍贵,现场讨论中,华东师大的杨国荣教授、郁振华教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而第二天(29日)晚上的另一场专题讨论中,以研究美学为主的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刘悦笛更系统地评说了斯洛特的“情感道德主义”及“阴阳说”,与1954年出生的李景林相比,1975年生的他是后一代学者了。

IMG_4823.JPG

29日晚上中外学者酣畅论道,刘悦笛(一排中间)点评了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及阴阳哲学,此为该场在22:40分的大合影

刘悦笛首先在更大的道德情感主义视域中肯定斯洛特的贡献。道德情感主义,是西方十八世纪道德哲学运动的结果,休谟、哈奇生、亚当·斯密都对此作出过不菲贡献,斯洛特在2010年出版了《道德情感主义》标志着他重新举起移情概念后的进一步发展,就此,休谟是古典时代的代表,斯洛特是当代道德情感主义的学术代表。

就其提出的阴阳之说,刘悦笛认为,其贡献在于他认为西方哲学一直是阳,几乎没有阴,这样主阴的中国哲学对主阳的西方哲学形成互补,这样的视域确实是崭新的。“这是按照情感主义或受情感主义启发的德性认识论进路来完成的。”但不可忽略的一个前提是,这里暗含着欧洲启蒙是阳,应接性的中国是阴。斯洛特期待“以阴融合阳”,刘悦笛忧虑,阴阳在中国哲学里只是一种思想隐喻而已,“这样是否会有将阴阳文化无限泛化的危险?”他曾在2018年的世界哲学大会上向斯洛特当面提问,这次他建议不妨把视角转为——在中西双方实现理论互惠时,阳性哲学或文化如何反哺阴性哲学或文化?

IMG_4833.JPG

这几年,斯洛特经常到访中国研究中国哲学的道、器、心、太极等概念,文汇报记者李念曾在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对其做专访,在迈阿密大学做博士交换的现清华大学博士后章含舟做翻译

距离冯契先生任教华东师范大学的1960年代差不多经历了一个甲子。今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正以世界哲学为目标挖掘着中国哲学的潜力,也加速着现代化形态转化。非常有趣的是,据大会组织方负责人陈赟介绍,这次会议的在线平台统一用了腾讯会议室,对于习惯用ZOOM平台的非大陆学者都有再适应过程。斯洛特教授平时就对ZOOM本土在线会议平台也不亲近,这次与其有交集的四位中国学者先后去游说他,最后他终于成功安装了腾讯会议室。从28日上午的演讲视频中看,这位八十余岁的学者异常欢快,见到久违了的主持人付长珍、姚新中、杨国荣、郁振华等,也流露出孩童般的兴奋。这期间的心情与道理是否与中国哲学人和西方哲学人共同建构世界哲学有着同样的逻辑和进路呢?


文末链接:

陈来:上溯1500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VS 朱子理气论

620位学者 10余万听友 近悦远来论道国际中国哲学会首日

专访杨国荣:ISCP明起在沪办会,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哲学


作者:童毅影 李念(文汇报高级记者)

照片:现场截屏及网络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