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自由灯塔还是纳粹之母?乌克兰新纳粹化呈现五大恐怖特征_3.和谐世界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之窗 > 3.和谐世界 > 详细内容
美国是自由灯塔还是纳粹之母?乌克兰新纳粹化呈现五大恐怖特征
发布时间:2022/4/7  阅读次数:2484  字体大小: 【】 【】【

美国是自由灯塔还是纳粹之母?乌克兰新纳粹化呈现五大恐怖特征

   原创  子夜呐喊  遥望黎明  2022-03-11

文 / 辽宁王忠新

图片

纳粹,将世界引向战争和空前灾难,已然是人人喊打的公敌,可在21世纪的乌克兰却复活了,并呈现5大特征,怎不令人神共愤!

1.政府用法规积极推动纳粹化。

自苏联解体,支持纳粹化,重新纳粹化,武装纳粹化,法规纳粹化,这已是乌克兰历届政府所为。

2005年4月9日,十名“历史发明家”组成历史真相小组,向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及总理、议长致联名公开信,要求政府将红军解放乌克兰改写成“苏联占领乌克兰”,并废除所有与红军有关的胜利日,承认纳粹“老兵”为二战老战士,并享受政府补助。2006年5月6日,尤先科在全国广播讲话中呼吁最高拉达议员们投票支持“为自由而战的老兵”(纳粹兵),乌克兰政府纳粹化正式登场。

2010年时任乌克兰总统尤先科,竟授予臭名昭著的纳粹分子斯捷潘·班杰拉“乌克兰英雄”称号。班杰拉“二战”中在乌克兰组织伪军,专门渗透到苏联红军后方搞破坏,几个月打死2000多红军士兵、杀害900多名红军俘虏。他热衷当犹太人小孩的面将其父母活活打死,再将其父母遗体上的肉割下来煮给小孩吃,犯下残暴变态的反人类罪已遭惩处,现在竟被国家总统奉为“英雄”。

2015年4月20日,希特勒诞辰125周年,在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大楼外,一座高2.2米的阿道夫·希特勒铜铸纪念碑揭幕。乌克兰议会已有人将国家屠杀犹太人的历史,公开称为人类史上的“光明时期”。对基辅、利沃夫等各大城市出现的大批新纳粹分子和极右翼势力挥舞纳粹的倒万字旗举行游行等,乌克兰政府熟视无睹,警方听之任之。

2016年12月19日,联合国审议名为“打击美化纳粹主义、新纳粹主义及其他助长当代形式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行为的做法”的草案,以136票赞成、2票反对、49票弃权通过。而投票反对的两个国家,分别是美国和乌克兰。

2018年,乌克兰议会通过法案,把乌克兰纳粹伪军视为退伍军人,享受国家津贴。1941年在被纳粹德军占领的利沃夫地区,乌克兰纳粹分子成立的伪军,在德国纳粹基本没参与,自发地在全城搜捕杀害犹太人和共产党员,光天化日之下无数妇女被当街奸杀,全城尸横遍野。乌克兰的270万犹太人,一半以上被消失,仅乌克兰巴亚尔地区就有10万犹太人遇害。乌克兰纳粹分子还“入侵”被德国纳粹占领的波兰,约10万波兰人死在乌克兰“伪军”屠刀下。

2022年3月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任命,曾多年担任乌克兰境另一个新纳粹军事组织“艾达尔”的指挥官马克西姆·马琴科为敖德萨州州长。在乌克兰高层,甚至内阁或立法部门,有不少都是纳粹支持者,乌克兰国家权力的纳粹化已成趋势。

图片

2.虚无历史大肆美化纳粹。

乌克兰政府从反俄宣传需要出发,虚无“二战”的反法西斯历史,用各种方式美化纳粹。

一是全面为纳粹分子“翻案”。苏联解体前,美国动员各类媒体和NGO,直接为乌克兰的伪军、叛徒“翻案”。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为大量和纳粹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包括斯捷潘·班德拉,当时乌克兰纳粹辅警部队领导人罗曼·舒赫维奇,“负责屠杀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和波兰人”;曾任OUN主席的雅罗斯拉夫·斯捷茨科,他的信念是“我坚持犹太人应该在乌克兰灭绝”等追随党卫军和德军的民兵成员,纷纷竖立了雕像,还用“几十个纪念碑和几十个街道名称,来赞美这些和纳粹合谋的人”。

二是将被歼灭的纳粹伪军定为“烈士”。新纳粹分子发起“安葬烈士遗骸”的所谓“爱国”行动,2019年7月,在当年伪“乌克兰国”老巢利沃夫,“乌克兰爱国者”组织成员穿纳粹德军制服,打着二战期间乌克兰伪政权旗帜,为29名被红军歼灭的党卫军“加利西亚”师士兵的遗体,举行重新安葬仪式。由政府军士兵抬着覆盖乌克兰国旗的棺材,先奏国歌,后奏安魂曲,士兵再朝天空鸣枪致敬。乌克兰武装部队现役军人,官员和神职人员代表出席葬礼。

三是污蔑丑化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英雄。为捍卫和解放乌克兰,苏军死伤200来万将士。战争初期苏军守卫乌克兰就有50万人被俘。在大反攻时,朱可夫指挥发动的“乌克兰战役”,仅“第聂伯河会战”苏联就派出263万余人的军队,经几次会战,军事家给出判断,苏军“估计伤亡人数170万人到270万人”才取得胜利。

可乌克兰文化界、学术界一群内奸认贼作父,将污蔑解放乌克兰的红军功绩,当“学术自由”和“拥抱民主”。2015年乌克兰议会通过一部反俄法律,禁止使用苏联时期标志,可拆除纪念苏联政治人物的纪念碑,并以他们的名字为街道和居民区重新命名。乌克兰刮起捣毁苏军二战纪念碑的风潮,利沃夫城一座30米高的二战纪念碑被政府拆毁。到2017年1月乌克兰有约1320尊列宁雕像被推倒,斯大林纪念碑被彻底炸毁,51493条街道重新命名。2019年6月2日,哈尔科夫市甚至摧毁了率苏军解放乌克兰的苏军元帅朱可夫半身像。

3.重新建立有正式编制的纳粹武装。

现乌克兰有新法西斯组织至少100多个,类似“亚速营”、“右区”的军事组织30多个。其中,“亚速营”的规模最大。

2014 年乌克兰东部爆发冲突后,由极端民族主义组织国家社会会议和乌克兰爱国者共同创建的准军事组织,亚速营推崇纳粹主义,打出纳粹“万字符”旗号,所佩符号与纳粹符号高度相似,大批士兵纹身纳粹符号。乌政府将其作为类似特种兵的建制团,正式列编至国民警卫队。常规团制编制就1000多人,但经历近8年的发展壮大,“亚速营”多达上万人,已具备师级作战实力。自2014年至2019年,该组织有超过150人获得包括金星勋章、乌克兰英雄称号在内的国家级奖项,1700余人获得部门奖励。

一位德国记者采访了乌克兰军营,他惊奇地发现,整个乌克兰军营中到处都是纳粹标志。就是今年的“三八”节,西方媒体刊发的乌克兰女兵图片,几乎全都佩戴纳粹胸章等,军队纳粹化已正常化。

图片

4.实施纳粹暴行引发天怒人怨。

2014年乌克兰冲突爆发,新纳粹分子将俄语居民赶入敖德萨工会大楼纵火焚烧,共有46人被活活烧死!纳粹化在乌克兰犯下令人发指的罪恶,绝不止在干过这一次。2014年9月顿涅茨克就发现3个万人坑,里面有大量老幼妇孺的尸骨,大量少女尸体后脑部都有子弹孔,几乎所有女尸生前都有遭强奸和受酷刑痕迹。而发现万人坑的地点是乌军“第聂伯”营驻地,有400名年龄为18至25岁的女性失踪。顿涅茨克民兵发掘尸体时,发现找到的尸体被剖腹取走内部器官。

根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2014年末、2015年初两份报告的调查,2014年至2016年,“亚速营”在乌东地区掠夺当地房屋和平民财产,存在对平民实施非法拘禁、电刑、水刑、性侵等暴行。而随着俄军和卢顿武装持续推进至乌控区,越来越多的乌方战争罪行开始大白于天下,俄方公布多个埋葬大批平民尸体的“乱葬坑”,经确认,死者是被“亚速营”等新纳粹武装枪杀和活埋的平民,甚至有孕妇被斩首。

图片

5.“自由灯塔”和欧洲圣母大力怂恿支持。

正如美国一位专家所言:当今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坏事,不是美国政府干的,就是美国人干的。乌克兰的纳粹化迅速发展,这无论是其国际化背景和在国际化,自然“自由灯塔”不能缺席。

一是美国大力扶持新纳粹主义势力。作为一条规律:全世界无论什么地方闹动乱,都有美国鬼子的的身影,乌克兰自然不能免俗。原本美国就将乌克兰纳粹化作为“颜色革命”的一部分,在幕后积极支持。特别从从2015年开始,美国CIA直接训练亚速营并援助装备,公开武装新纳粹。2021年11月,加拿大的《渥太华观察报》披露,自2017年起,加拿大政府军在其赴乌克兰执行“保护乌克兰和平”的任务,并对其进行训练“亚速营”。

二是西方世界对新纳粹暴行默许。法国记者博内尔2015年拍摄一部将《顿巴斯》纪录片,纪录了亚速营暴行,但影片被西方封杀。2015年法国著名纪录片导演保罗·莫雷拉也拍了一部《乌克兰“革命”面具》的纪录片。片中指出,暴乱制造者就是新纳粹暴徒,并分析了敖德萨工会大楼纵火案,称这一切要拜美国所赐。2016年2月,当纪录片准备在法国Canal+频道播出时,美国大使馆和乌克兰政府出面向法国外交部施压,于是,《乌克兰“革命”面具》被“言论自由”禁播了。对乌克兰的纳粹化,西方的世界只有以色列发声谴责,其余都是默许和积极支持。

三是西方扶持新纳粹搞国际输出。就像很多国际恐怖组织都得到美国的扶持培训一样,美国通过“亚速营”培训,正向世界输出暴力分子。2018年美国白人至上团体“雄起运动”创始人伦多及另外两名成员前往欧洲,与“亚速营”成员“联谊”,伦多等人涉嫌参与多宗暴力袭击案件。2019年3月15日,澳洲白人至上主义恐怖分子塔兰特对新西兰基督城多所清真寺发动血腥袭击,导致51人惨死、40人受伤。多家媒体指,塔兰特曾去过乌克兰,很可能接受过“亚速营”训练。2019年底,“亚速营”基辅分队头目菲利莫诺夫等人潜入中国香港,与黑暴分子同流合污。他还在脸书专页发布多张照片,证明自己及同伙曾现身旺角及尖沙咀暴乱现场。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